科研成果

我系付琳助理教授《吴越之迹:江南地区早期国家形态变迁》出版

时间:2020年05月02日

浏览:

 

《吴越之迹:江南地区早期国家形态变迁》(付琳著)出版

 

内容简介

江南地区是东南沿海先秦时期土著文化发展的龙头地带,其所孕育滋养的早期文明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本书通过对江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周代考古学文化谱系与格局进行梳理,结合对遗址景观与聚落形态的分析,阐述良渚早期神权国家的社会结构、形态特征和吴、越等区域王权国家的形成动因与政体特点;在对亚洲东部古文化区系文明发展进程的宏观考察与比较研究中,揭示华夏与南岛之间古扬州之域的早期国家形态变迁。

 

   

(高蒙河)

导言

第一章扬州江南

第一节扬州吴越

一、研究所涉的时空范围

二、使用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考古学中的东南区江南

一、多元一体中的“东南区”与“江南”

二、“江南”先秦文化的谱系认识

三、江南地区早期文明形态的发现

第三节 环境与资源视野下的江南古文化景观

一、良渚文化时期

二、良渚文化末期至马桥文化时期

三、马桥文化时期以后

第二章 江南地区文明进程的文化史背景

第一节 良渚文化重要遗存的初步编年

一、良渚文化的分期方案

二、重要遗存的编年位置

三、“良渚文化晚期后段遗存”的性质

第二节 钱山漾类型与广富林类型的特征

一、钱山漾类型的特征与年代

二、广富林类型的特征与年代

第三节 马桥文化的界定与年代

一、马桥文化的特征与年代

二、晚商期遗存的辨识与分类

第四节 周代吴、于越、楚文化的分布

一、吴文化的特征与分布

二、于越文化的特征与分布

三、楚文化的东进与特点

第五节 诸文化类型的谱系关系

第三章 社会复杂化与国家化进程的考古学分析

第一节 宏观聚落形态的变迁

一、良渚文化的宏观聚落形态

二、龙山时代至商代的宏观聚落形态

三、两周时期的宏观聚落形态

第二节 中心性聚落的比较

一、良渚古城

二、木渎古城

三、小结

第三节 墓葬显现的社会结构

一、良渚文化墓葬与墓地显示出的社会结构

二、吴、越文化墓葬与墓地显示出的社会结构

三、小结

第四节 相关遗存认知层面的分析

一、祭坛与祭台

二、神人与动物

三、小结

第四章 东亚陆海边疆发展与变革中的江南

第一节 中原地区的文明进程与差序格局的形成

一、中原文化的辐射与吸收

二、逐鹿中原的龙山时代

三、华夏中国与四方万国的差序格局

第二节 东部区系早期国家的文化发展与互动

一、海岱地区与“江南”

二、两湖地区与“江南”

三、辽西地区的文化演进与交流

第三节 陆海边疆中的吴越文明

一、原生型的良渚文明与次生型的吴越文明

二、江南地区早期国家形态变迁的原因

三、比较视域中的“吴越文明”

结语:从文化中窥探文明

一、江南地区稻作农业积淀催发早期文明

二、从良渚到吴越是“扬州”内化为“华夏”的重要历程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