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和历史系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联兴楼顺利举行。本届学术研讨会也是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自2014年成立以来的第6次年会。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等16家科研单位,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21家高校的13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植物考古年会。
人文学院副院长朱人求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秦岭教授,以及我国著名环境考古学家夏正楷先生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我系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主任葛威副教授主持。朱人求副院长代表人文学院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人文学院和国学院相关历史,指出厦门大学的人类学和考古学具有跟古生物学结合的悠久传统;本次大会在厦门大学召开,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院的“新文科”建设。赵志军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植物考古年会的历史,指出现在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人越来越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植物考古对考古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是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范围广,各个学科参与热情高,促成了现在的植物考古学发展盛况。
在为期一天的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植物考古新发现、农业起源与传播、植物考古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植物考古与古环境重建等议题,在三个分会场进行了38场报告。除了分会场报告以外,本次年会还有16位学者通过海报形式在茶歇期间进行交流,现场气氛融洽而热烈。
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人类很早就和植物发生着种种联系。植物遗存在考古遗址中普遍发现,是考古学重要的研究对象。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是最早成立的一批专业委员会之一,是我国开展植物考古工作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我国植物考古学者围绕农业起源与全球化、古代经济生活重建、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重要考古学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植物考古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中最具国际影响的分支之一。厦门大学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立足东南、面向海洋,着力打造东南区植物考古研究基地,在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作用。
(考古人类学实验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