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2019年第一讲、第二讲
2019年5月13至14日,厦门大学考古文博系列讲座邀请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员、王宁远研究员继续开讲。
5月13日晚,在厦门大学南光楼320会议室,迎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员做《玉器时代观念与艺术的浪潮》的精彩报告。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教师和人文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同学纷纷到场听讲,会场座无虚席。
方向明研究员首先以对良渚文化成组玉礼器的介绍点题玉器时代,之后从六个部分展开讲座,即“玉器时代的先声:环玦源起、扩散和影响;红山玉龙和勾云形器、良渚神像和琮:宇宙观的创立和完形;璜的出现和原始意义;璧环的发展、定型和龙山时代的嬗变;良渚琮的传播、后续和扩散;海岱和两湖龙山时代的玉文化:观念和信仰的变迁”。
方老师认为,以距今七八千年前玉玦饰为代表的玉文化是玉器时代的先声,玉玦从东北亚扩散到长江下游地区。约在红山文化晚期、凌家滩文化和崧泽文化阶段,中国东部大陆的半月形地带率先开启玉器时代的大门,并在良渚文化达到高潮。在其后的龙山文化和后石家河文化中,反映新的“三界观”的玉礼器又现辉煌。他指出玉器时代的发展历程不单表现于代表观念和艺术的成组玉礼器之影响与扩散,还展示出原始宗教信仰和天地宇宙观的承袭、发展和转变。
在提问互动环节,方老师分别解答了同学们关于玉综的宇宙观、功能界定和性别关系,以及玉龙的命名等问题。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2019年5月14日下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继续在南光楼320会议室为大家带来题为《何以良渚》的精彩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方向明研究员、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及相关专业师生共同参加讲座。
王宁远研究员从“何谓良渚——基本概念与认知;何以良渚——江南模式及成因;匠人营国——都邑选址与规划;城郭宛然——古城功能与设计;法无定法——考古技术与手段”五个部分,展开对良渚考古发现、工作思路与技术方法的介绍。
王宁远研究员首先对良渚文化遗址、良渚遗址(群)、良渚古城及良渚文明四个概念进行了区分和解释。之后从考古研究和实践的角度,评述了学界对于良渚考古从遗址点到遗址群,再到都邑考古,进而到国的考古的认识过程。
王老师以“江南模式”为切入点,论述崧泽至良渚时期的气候变化导致人群迁徙,指出良渚古城的突然出现,可能与自西迁入的部分高端人群有关。他认为发达的稻作农业是良渚文化繁荣的基础,并对良渚文化的聚落模式产生影响。之后他从资源、水运交通和“居中”观念几个方面阐述良渚古城的选址与规划,并指出古城选址所存在的风险,并由此引出良渚城外水利系统的规划设计。最后,他向大家介绍了良渚遗址及古城内部功能分区的新发现与新认识,以及科技考古和多学科合作研究在其中的助力作用。
讲座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就良渚遗址布局、功能和年代等问题与王宁远研究员进行交流,并得到王老师耐心解答。本次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王欢欢、陈立宏、唐凯纯 报道 付琳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