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

时间:2021年05月30日

浏览:

20201年5月28日晚,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兼职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泓教授在厦门大学南光-101成功举办“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以哈民忙哈遗址的古人口学研究为例”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张闻捷教授主持。

朱泓教授首先介绍了哈民忙哈遗址的概况。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处西辽河平原中部、科尔沁沙地腹心地区。2010年到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碳十四测年结果表明该遗址约为距今5500年至5000年,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哈民忙哈遗址发掘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所有房屋的开口方向、门道的朝向都非常一致,部分房址保存有木质结构过火坍塌的痕迹。数座房屋内有人骨堆积,至少代表了181例个体,其中的F40,人骨相互叠压数层,最小个体数97例。

朱泓教授接下来阐述了当时进行的人骨鉴定工作,包括确定房址内人骨最小个体数、个体的性别鉴定、年龄鉴定、人骨堆积的体态及叠压关系、人骨绘图与摄影、DNA样品提取和同位素样品提取等。人骨鉴定工作面临的困难重重,首先是房内人骨需要原址保护,鉴定需在不破坏原始堆积的基础上进行,二是人骨堆积交错叠压,叠压在下的个体骨骼特征无法辨识,三是人骨堆积密度较大的房址如F40,工作人员无立足之处。

第三部分为古人口学研究,朱泓教授指出哈民忙哈房址内发现的181例人骨中,年龄明确者共96例,鉴定率为53.0%。通过对哈民忙哈遗址人骨死亡年龄的统计与分析,得出该群体的年龄结构框架,房址内人骨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6.8岁,群体的死亡高峰期集中在未成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无老年期个体。F40与其他房址居民总体平均死亡年龄比较接近,但各个年龄段的死亡率上表现出差异性,F40相对于其他房址,个体死亡年龄上表现出更集中的分布。

第四部分为F40人骨堆积形成的过程分析与F40人为堆放人骨意义。朱泓教授推测F40的人骨堆积是人为的将尸体搬运至房内形成的。因为F40内人骨的头向朝向各个方向的均有,而假设人进入房内时是具备行为能力的,出于求生意识,头向应该朝向门道方向。同时F40内越靠近门道人骨堆积越厚,符合从门道附近将尸骨扔入房内的逻辑。而将人骨堆放在F40可能是由于大灾难面前,古人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挖掘墓葬,埋葬遗骸,半地穴式房屋结构为古人存放遗骸提供了环境条件,同时也可以保护遗骸不被食肉类动物破坏。

最后朱泓教授分析了造成哈民忙哈遗址大批古代人群死亡的原因。由于人群死亡高峰期在未成年期、中年期和壮年期,且人骨上没有明显的创伤痕迹,故可以排除古代战争的原因。经过综合分析,朱泓教授认为哈民忙哈遗址内大量非正常埋葬死者的死亡原因或许与烈性传染病的突然爆发有关。

讲座结束后,朱泓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此次讲座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体质人类学的认识,而且展示了研究古代社会不同的视角,对开展考古研究极具启发意义。

(历史系 供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