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我系考古学专业79级校友、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陈兆善受邀来到浦城县马道坪遗址考古实习基地,为参加实习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考古发掘方法与经验”的主题讲座。
讲座由葛威副教授主持,并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进行。浦城县博物馆副馆长杨军、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研究员林繁德、现场技术指导熊仁寿、刘翀助理教授及田野考古实习生在现场参加讲座,魏凯助理教授和部分厦大考古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通过线上方式参加。
讲座围绕动手方法、分析方法、处理方法和记录方法四种田野考古方法展开,陈兆善老师以漫谈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了他多年来在福建田野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首先,陈老师从福建考古的田野实践出发介绍了遗址发掘从布方到发掘的一般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涉及陡坡地区的布方、土质土色区分、复杂遗迹单位相关地层线绘制、浅表地层的原生性判断、坡地堆积分析、土层干裂现象分析,以及柱洞确认、土坑墓边界确认等具体问题。
其次,对于探方和遗迹分析方法,陈老师着重讲述了地层分析、相邻探方和遗迹之间的关系分析和遗迹(墓葬)分析等内容。他鼓励同学多思考总结、反思不足,将思考结果和相关的讨论内容都详细记录到发掘日记中。
之后,陈老师结合案例为我们介绍了一般遗迹处理步骤:先考虑层位关系或是遗迹叠压打破关系,即开口在哪一层下;再考虑平面形态并找出边界或范围,注意平剖面结合;之后处理遗迹本身,分析填土性质和包含物。清理完毕后进行拍照、绘图和文字描述,得出遗迹性质的基本判断。强调发掘日记的记录要全面、细致、多在现场绘图。
随后,陈老师总结了福建常见遗迹的一般特征,详细介绍了壕沟、水沟、河流、井、房屋建筑基础、灰坑、窑炉、城墙等遗迹的判定依据。
最后,陈老师对领队培养提出能力要求并希望同学们将来在工作中要学会自己去总结各地各类的遗迹特点。了解各类遗迹结构的特点,有助于对遗迹性质的理解和推断,从而更利于指导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处理办法。
讲座结束之后,葛威老师对陈兆善研究员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邀请魏凯老师交流讨论,陈老师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细致精彩的回答。
20日下午和21日上午,陈兆善老师还来到马道坪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与师生进行了交流并对发掘提出了专业建议。
(来源:马道坪遗址田野实习考古队 文:康伊帆 图:郭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