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福建博物院副院长、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楼建龙受邀来到我系浦城县马道坪遗址考古实习基地,为正在实习的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闽越文化与闽越国”的精彩报告。
讲座由葛威副教授主持,并以线上线下同步方式进行。我系董建辉教授、付琳副教授、闽越王城博物馆研究馆员林繁德、现场技术指导熊仁寿、刘翀助理教授及田野考古实习生在现场参加讲座,部分厦大考古专业师生通过线上方式参加。
讲座开始之前,楼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介绍了考古学的内涵和外延,勉励同学们打好考古学基础并将所学知识和今后的工作实际相结合。
随后,楼老师阐释了文明的判断依据并介绍了闽越王城的情况。他认为福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主要发现于闽西及闽南沿海,闽北则是福建最早文明的发端。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成为闽北地区“先闽-七闽-闽越-建安-建州-建宁”阶段性历史进程的推进剂。
在此基础上,他结合福建省地形图和历史文献阐释了山水环境与史前文化中心的形成与变迁。在讲述当地史前水陆交通状况的基础上,他简要介绍了“闽北”广义狭义覆盖范围,并梳理了福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成果。
接着,楼老师介绍了“七闽”族群的分化与融合。距今3600年左右,福建跨入青铜时代,文明社会线索初步显现。考古成果揭示“七闽”部族文化呈现普遍繁荣、文化多样又融合的特点。此外,他结合印纹硬陶的考古发现和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介绍了闽越遗址的分布区。
关于闽越国立国,楼老师先介绍了“闽越”名称的变迁过程和文献典籍背景下闽越国“三王说”和“二王说”。之后他结合武夷山闽越王城和福州冶城遗址情况介绍了闽越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他认为闽越族群与中原及江淮、吴越、南越等地存在着频繁的官方与民间往来,进出闽境的大规模军队调动,最终在闽、浙、赣间形成了三条主要陆路通道,以及从入海口北往会稽、南达交趾的海上交通线。
最后,楼老师介绍了后闽越国时代。福建历史上的移民经历了人口“迁出-迁入-迁出”的反复,这种大规模的跨境流动提升了福建地区的交通道路水平,增进了同周边地区的交往。他也分别介绍了闽越族群移民建安,以五州为中心的驿道网络渐次形成,以及宋代八闽通达三个时期的特征。
讲座结束之后,葛威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向楼建龙老师表示感谢。楼老师对线上线下师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细致而精彩的回答。
(马道坪遗址田野实习考古队 文:康伊帆 图:郭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