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研究员受邀做“殷墟外来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线上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葛威主持,历史系教授张闻捷、副教授付琳、助理教授魏凯、刘翀、易冰及兄弟单位有关老师参加,参与马道坪遗址考古发掘的厦大学生集中收看了本次讲座。
讲座从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研究方法与殷墟主体文化,外来文化的区域性,外来文化的分类,外来文化的时间性及其动因,殷墟文化的崩溃六部分展开。
讲座伊始,何老师以自身研究和发掘经历为例,向大家分享了学术研究如何选题,并由此引出了今天讲座的主题。
随后,何老师介绍了殷墟外来文化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与研究方法。可行性方面,殷墟九十多年的考古成果是殷墟外来文化研究的基石,新中国成立后晚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丰富成果是进行殷墟外来文化研究的坚强后盾。在研究材料的不断积累下,研究人员发现,殷墟文化的“真面目”需要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下才能辨识,而外来文化又是殷墟文化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借助外来文化研究殷墟文化形成与兴衰,并研究“中原文化核心”地位的形成,就显得尤为必要。
接着,何老师讲解了殷墟外来文化的区域性。何老师将殷墟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分为以殷墟都邑为代表的王畿地区(即内服),殷墟文化的地方类型(即外服),及晚商王朝周边的草原青铜文化、先周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区域文明。何老师通过殷墟发掘所得的文物详细介绍了外来文化是如何影响殷墟的。
何老师指出,对外来文化,殷墟并非采取原封不动、照单全收的模式,而是针对不同的遗物,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将这些遗物分为典型外来文化遗物、混合型文化遗物、继承型文化遗物、传世品四类。
关于外来文化何时影响殷墟的问题,何老师根据不同的地域,指出北方外来文化对殷墟的影响始于殷墟一期,集中体现在殷墟二期;西南考古学文化的因素更集中于殷墟早期;东南地区的文化因素对殷墟的影响小于其对早、中商时期的影响,但仍发挥着作用;而殷墟都邑则与东方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保持着高度一致。
何老师认为,北方、西方与殷墟物质文化交流的主要动力为战争,而与南方交流的主流应为商品贸易。而基于保障食盐等物资供应而进行的战争或贸易则是殷墟中晚期和东方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
最后,何老师介绍到,殷墟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在吸收了周边文化因素后逐渐到达顶峰,但在殷墟晚期,殷墟文化明显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何老师指出,殷墟文化消亡的过程也是周文化不断吸纳与融合殷墟文化的过程,该过程亦可以被视作殷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与融合,只不过是以自身核心文化的消失为代价。
报告结束后,葛威老师对何老师的演讲表示感谢。与会观众就有关问题与何老师进行了交流,何老师对提问进行了精彩而细致的回答。
(图/文 郭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