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磐先生是厦门大学历史系魏晋隋唐史学科和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专门史(经济史)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为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学科研做出了杰出贡献,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人才,其学术影响也惠及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者。传承有序,影响深远。
由慈善人士发心筹集善款,历史系专门成立了以韩先生名字命名的“韩国磐史学基金”,用以支持历史系中古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值此百年校庆之际,历史系于4月18日低调举行了基金的启动仪式。基金将主要支持本系中古史学科(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以及敦煌吐鲁番文书等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发展之用,包括举办相关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访问交流、支持优秀著作出版、举办学术会议等。并设立“优秀成果奖”,奖励本系教师在相关研究方向的优秀成果。
厦门大学历史系自建校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术传统,一直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
在新时代强调加强传统史学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时代背景下,“韩国磐史学基金”的设立,必将极大地鼓舞本学科教师的研究热情,继承并发扬老一辈学者的优秀学术传统,将中古史的研究不断发扬光大。
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首届优秀成果奖的颁奖仪式。杨际平教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2021年第2期《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一文荣获“韩国磐史学基金”首届优秀论文奖。
杨际平教授是韩国磐先生1979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后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是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他继承和发扬了韩国磐先生奠定的魏晋隋唐史、社会经济史、敦煌文书研究的学术传统,从北魏隋唐土地制度入手,几十年辛勤耕耘,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已出版著作十余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高级别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其中退休后发表论文50余篇)。杨际平教授年逾八旬,仍笔耕不辍,每天伏案工作七八个小时,保持着旺盛的学术生命力,令人钦佩。《论北朝隋唐的土地法规与土地制度》是杨际平教授对中国传统社会田制争议问题的新思考和新诠释。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从北朝到隋唐的土地法规和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梳理了从《地令》到《田令》实施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属性。文章指出,从北朝到隋唐,体现土地国有理想的条款渐趋淡化,体现土地私有现实的条款越来越清晰,这是当时的大势所趋。文章视野宏大,观点鲜明,对于学术界长期讨论的汉唐间土地国有和私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启示意义。